全国盐碱化土地面积约为14.8亿亩,其中现代盐碱土面积为5.5亿亩,残余盐碱土约6.7亿亩,这还没有算上约2.6亿亩的潜在盐碱土。
地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 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盐碱地土壤里面所含盐分会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轻盐碱地出苗率在70%—80%之间,而重盐碱地出苗率不到50%。我国约有15亿亩盐碱地,在这些盐碱地当中大概有2到3亿亩有改良成农田的潜力。改良盐碱地首先要降低土壤的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树木,最后种农作物,这里边就包括苜蓿和海水稻。
海水稻是我国从2016年起开始在山东、浙江、陕西等地的盐碱地区域开展测试种植的,截至去年,我国已经在8省区推广示范种植,种植面积达10万亩。
我国盐碱地面积在15亿亩,现在盐渍土是5亿亩。目前可以改良利用的在1亿亩左右。过去在盐碱地区有一句谚语,叫“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
还有一句谚语,叫“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嘎巴。”
农民辛苦劳作一年,种一斗打一瓢,生活非常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