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蒿,学名Artemisiaintegrifolia,别名柳蒿芽、柳蒿菜、萎蒿、水蒿、白蒿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其嫩茎叶可供食用,且清爽宜人,味美可口,是嫩江两岸达斡尔人民普遍喜爱食用的一种富有营养的风味野菜。柳蒿芽在达斡尔语中被称为“昆米乐”。
柳蒿一般株高30cm-150cm不等。根状茎横走,地上茎直立,稍具有条棱。单叶互生,中、下部叶矩圆形、披针形或条形,三深裂,边缘有锯齿;上部叶披针形,不分裂,较小;叶背面密被灰白茸毛。头状花序排列成穗状,边缘为雌花,中央为两性花。花冠钟形,黄绿色,瘦果矩圆形。遍布于大兴安岭南北、呼伦贝尔草原、嫩江平原的森林、草原、林缘湿地,河岸湿地、沼泽、柳林灌丛下及村舍低潮湿地等处。
达斡尔人喜食柳蒿芽习俗的形成,主要是由生活环境决定的。他们居住的地方遍地生长柳蒿芽,加之柳蒿芽微苦浓香,富有营养,且具有健脾、解毒、消暑的功能。达斡尔族同胞将柳蒿芽采摘回来后,挑尽杂物洗净,放在开水锅里,加上一小块碱,焯煮使之嫩软,并除去部分异味。然后捞出,再清洗一次,挤净菜水,切碎,放入快煮熟的芸豆锅里,再放入些荤油、盐等调料,放些猪肉,添好水,待芸豆熟后即可食之。
烹调成熟的菜肴“昆米乐”,菜色深绿,颗颗如红玛瑙的芸豆似镶嵌在墨绿色的绒毡上,格外协调雅致。这种菜肴有浓郁的香气,使人们的食欲猛增,就连当地的汉族同胞也仿效着做了起来。
在达斡尔族同胞的食谱中——“昆米乐”还有很多吃法,如在烹调过程中配以猪肉、鱼片、肥肠等;或者佐以牛、羊、狍子肉为伍。
在达斡尔民间还流传许多有关柳蒿芽的故事。如在《柳蒿芽救了我们》的传说里,讲到300多年前,达斡尔人在黑龙江北岸时,怀着维护祖国尊严、保卫家乡领土不受侵犯的坚定信念,与沙俄入侵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后奉清帝之命南迁至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最初几年,他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只好靠采集在外兴安岭和大兴安岭生长的柳蒿芽度过饥荒,熬过日月。因此,达斡尔族同胞又称柳蒿芽是“救命菜”。在祖国医学中,柳蒿芽亦有“味苦、辛、性湿,有破血行瘀、下气通络的功能,主要可治产后瘀血停积、小腹胀痛”之记载。
近年来,柳蒿芽的营养和食用价值已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据现代科学手段对柳蒿进行营养分析测定,在每百克柳蒿鲜品中含蛋白质3.7g,脂肪0.7g,碳水化合物9g,粗纤维2.1g,胡萝卜素4.4mg,维生素B20.3mg,烟酸1.3mg,维生素C23mg。每100克干品中含钾1,960mg,钙950mg,镁260mg,磷415mg,钠38mg,铁13.9mg,锰11.9mg,锌2.6mg,铜17mg。
柳蒿的繁殖一般用根茎截成小段来栽培繁殖,而且很容易成活。因其适应性较强,一些地区已在冬季于暖棚温室试种成功。当其柳蒿幼苗长到20cm左右时,采摘其嫩芽食用。而野外采集一般在5月~6月份进行。食用时采用沸水焯一下,除去苦味即可炒食、蘸酱、制馅或做汤食之,味道鲜美。
近年来,很多餐饮企业也很看中柳蒿芽开发和利用的经济价值。去年6月,笔者受命作为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考试旅游烹饪专业的首席考评员,来到素有“红松故乡”和“祖国林都”之誉的伊春市执行考评任务时,热情的主人在接风和饯行的宴席上就曾安排了几款当地名厨研制开发的“柳蒿芽菜”。其中一款就是仿效日本菜“天妇罗”的做法而烹制的,风味很特别。
下面介绍达斡尔族同胞传统的“清拌柳蒿芽”,更能尝到柳蒿之真味。
取柳蒿芽摘叶洗净,入沸水焯熟,再入冷水中浸凉,挤去水分,切成寸段装盘;将葱切细丝放在蒿段上;再将豆油烧熟,趁热浇在葱、蒿段上,最后加入适量酱油和味精拌匀即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