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在冬天的养殖方法如下:
使用热水保持水温在18~26度之间。
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入冬后不需要特殊管理,只要保持水质清洁即可。
在鲶鱼类停食前30天左右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强化培育提高鲶鱼类抗寒抗病能力。
饵料要营养全面且丰富,能量蛋白比高于饲养期,并适当增加维生素C等。
在饵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氯化胆碱等,促进肝脏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形成。
封冰前对池水进行处理,降低有机质含量,减少有机耗氧量,消除致病菌和有毒有害物质。
防止水温降至0.5度以下,特别要防止机械搅水造成水温剧降。
保持水体中浮游植物数量和水体中溶解氧相对稳定,增加水层光照,控制浮游植物,防止有机质过高。
保持越冬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数量和水体中溶解氧相对稳定,并增加水层光照,控制浮游植物,防止有机质过高,提高溶氧量。
冬季不宜过早停料,越冬前期投喂高蛋白优质饲料,增强耐寒和抗病能力。
鱼池水温在0℃-4℃时,降低投喂量,一周投喂1次或停止投喂;春季融冰后,水温在5℃以上时,逐步恢复投喂。
对池塘进行适量补水,提高水位,越冬中期水位保持在2米以上。
定期检测养殖水体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pH值在7-8.5,透明度在40-50厘米。
冬季鱼类主要在水体下层活动,底质差会导致鱼类无法潜下水底,易引发水霉等病害。
建议越冬前根据水质情况进行一次改底,降低来年疾病爆发机率。
减少拉网操作次数,入冬前对鱼塘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特别是在拉网后不久进行消毒,预防病害发生。
尽量减少越冬池塘的捕捞作业,避免鱼体受伤。
调控水环境,保持水体的适度肥沃,防止水体过于清瘦。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鲶鱼在冬天的健康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