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虾身有黑斑:有伤口摸上去黏黏的感觉。?原因:①:?伤口感染细菌?②:氨氮亚硝盐过高。
二.?肌肉白浊、弯弓:①:应激(大雨天或高温晴天中午)。?②:缺营养、体质差。?③:气泡病(p值变化大、溶氧变化大)游足、扇尾有点白。④:微孢子虫(虾壳很老、长时间没脱壳、瘦弱、壳剥开肌肉就散了)(有两种情况是不可治疗的①:虾苗本身携带。②:塘底太脏有微孢子虫卵)
三.?软壳虾:虾脱壳是需要大量的体力及溶氧。造成的原因有①:缺钙:虾在刚脱壳是没有足够的钙质使其完成硬壳。②:缺氧。③:营养不足:1矿物质营养2多维3钙4微量元素。④:盐度低(低盐度硬壳弱于高盐度的->水体微量元素较多)⑤:连续脱壳。⑥:弧菌感染(软身、须发红整体红到底、连续脱壳不硬壳)
四.?腮:①烂鳃:显微镜低倍镜下观察。②黄腮:有点淡**、塘底ph值低或溶氧过低(泼洒石灰提升ph值)。③黑腮:腮(缺氧、底脏时引发)腮脆弱时会出现:1烂鳃。2蜕壳期间没有快速的硬壳。④肿腮:腮丝间没有空隙(ph值变化大或者长期高溶氧、高ph值)
五.?纤毛虫:多发这个的阶段还是在转肝期,伴随着转肝而来。发生的条件:①水质或底质的有机物过多。②以小型藻类为主。③细菌过多的塘。预防:①保证对虾的体质好、蜕壳正常(1.上筝前多喂料。2.多喂营养。3.前期水好。)②多用氧化性底改。(纤毛虫卵大多来源塘底。使用氧化性底改可以把有机物分解掉、细菌减少、减少纤毛虫的来源)③水质稳定。(措施;1.多解毒。2.补肥可溶性有机肥)。治疗:①纤毛虫少时,用氧化分解型底改抑制。②纤毛虫多时可用中草药或消毒剂来促使蜕壳。③纤毛虫太多就要买药杀虫(硫酸锌、甲苯咪唑)杀完虫后虾体质很虚弱,需要快速的恢复体质。
六.?虾苗试水不成功的原因:1、池塘盐度≤苗场相差太大。适苗时可在桶中放点盐,4度以内成活率有保障,盐度始终一致,格数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高温低、低温高)2、药物影响:刚消毒,药物残留。3、试苗容器:可能装过消毒剂之类,有刺激物。4、盐度太低(解决;1.苗场淡化或围网放盐。2.解毒、换水。)
七.?虾苗成活率不高:1、塘中有杂鱼、杂虾。2、苗期管理不善(p值高、肿腮、黑腮。)3、虾苗体质弱。4、盐度。
根据虾池条件和饵料供应情况确定放养量,一般放养密度为3到5万尾/667平方米。
池塘选择:
1、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交通方便的池塘,虾池面积2000到3300立方米,水深为1.5到2.0米,池底为泥沙底质,保水性能好.
2、虾池四周用塑料薄膜圈围池堤,高度为1.0米,以防南美白对虾外逃和鼠、蛇、青蛙等敌害进入。进水口设60目筛绢网过滤,出水口设40目筛绢网拦虾外逃。
扩展资料:
增强白对虾抗病能力:
1、早期壮苗:
(1)在华南沿海,养虾户习惯于虾苗长到3厘米以上才喂幼虾配合饲料,有的虾苗投入20天后才喂饲料,利用虾池肥水的基础饵料生物养虾。
(2)这对于南美白对虾来说是很不科学的,虾苗刚从苗场放入虾池养殖,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给整个养殖过程带来病害的威胁。
(3)如果在虾苗入池后立即加喂少量的免疫球蛋白动物性饵料,可以提高虾苗对外界刺激的应激能力,显著提高虾苗成活率。
2、中期防病:
由于南美白对虾食量大,投饵量可按其生活习性进行调整,每天可投喂5-6餐,白天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35%,晚间投65%。每星期加喂两餐免疫球蛋白,按3%-5%拌在饲料中以提高虾体的抗病力。
3、后期催肥:
在中期的养殖基础上,加大投饵量,特别是在对虾摄食旺盛的傍晚和深夜,加强高效优质配合饲料的投喂,并增加投喂次数,适当提高虾塘的池水盐度,促进对虾蜕壳和硬壳,这样可以提高商品虾的质量,增加养虾的经济效益。
百度百科-白对虾